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高山上的水稻有了新身份——看泽雅“屿山苏农”品牌诞生记

2023

10/20

来源

分享

  “谁家的稻米是有品牌的?”今年2月份召开的瓯海区粮食生产技能提升培训班上,授课老师的一句发问,现场50多位农户只有一位举起了手。举手者名叫潘建苏,与4位合伙人一起打造了“屿山苏农”品牌,将泽雅屿山上种植的农作物源源不断输出。喜看稻田千层浪,又是一年丰收时。眼下水稻成熟,正到了出新米的季节,也是他们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候。

  

  

改荒为田

  

  

  这个季节走进泽雅镇屿山村,已经能够看到空地上铺开的大片金黄稻谷和粒粒红豆。村口坐着三三两两的老人,围拢着剥红豆荚。定位导航到潘建苏家庭农场开始迷路,问起潘建苏在哪儿,大家立马指明了路线,说这会儿指定在田里忙着割稻。

  村民们熟知的潘建苏并不是屿山人,她来自十多公里外的泽雅镇垟坑村。家中父亲种粮,将起先的10亩稻田越做越大,到后来种植了40多亩。潘建苏对于农田、农业很有感情,2018年返乡后有意扩大种植规模,然而村里并没有合适的土地。这时,她的亲戚告知屿山有大片长草的稻田,荒废许久。她听到后便来了劲头,联系了几位合伙人,商量着要一起弄一个家庭农场。

  到了屿山,她却傻眼了。入口处有近两公里的泥巴路,而山湾里与其说这是一片土地,不如说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水利失修,常年没人打理,积累下来的只有一片杂乱。然而围拢的山丘,少受狂风侵扰,昼夜温差大,原生态的环境基础好,让她毅然选择了在屿山扎根。她从村里6个生产队手中租下了这片土地,开启了这580亩土地的美好未来。

  改造从除草开始,她和合伙人一边慢慢打理,一边少量耕种,最开始种不了水稻,便以耐旱的红豆为主。大家齐心协力投入其中,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才将田地整改成型。还在稻田旁立了简单的农房,烧水做饭,合伙人轮换着守夜。“夜里经常会有野猪,需要起来驱赶。”潘建苏解释道。2020年,他们种植了200多亩的水稻,选用的是培训会上挑中的中浙优八号稻谷,口感好、自带香气。然而高山上气候寒冷,作物与垟坑村有很大区别。“最开始我们拿到秧苗的时候,就只有一寸那么高。”潘建苏拿手指比画着。虽然速度缓慢,但秧苗也是一点点长起来了。和两个月成熟的早稻不同,这批水稻6月播种,整整花了4个多月,10月才迎来了第一波丰收。长势良好、秆壮穗齐,如今的稻谷产量预计超百吨,望着漫山的金黄,潘建苏充满了喜悦。

  

  

以米为名

  

  

  上百吨的稻谷由谁来割?巧的是高山上的水稻成熟时间晚,潘建苏不仅可以呼唤亲戚,屿山村村民收完了自己的稻谷,非常乐意来田里帮忙,赚个外快。最多的时候,20多人同时在稻田里劳作。梯田一片一片金黄,一块一块地的水稻稻谷逐渐揽收其中。这片梯田的稻谷被本村人一排排收割倒下,而另一处的梯田,潘建苏的表弟正操作着收割机分离成熟的水稻。随着收割机不断作业,金黄色的稻粒哗哗地流淌,犹如一道金色的瀑布。

  稻谷将被运送至不远处的储存仓内,经过烘干、脱壳、包装后出售。最开始,潘建苏也和大家一样,在山脚下零售散卖。高山生产出的水稻品质好,生长周期时间长,运输、人工成本高,5元一斤已是薄利多销,但价格仍与竞品相比不具优势。种粮收益低、产销分散等问题,制约着稻米产业的发展。

  与一些老农户不一样,潘建苏思路活络,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会主动参与农业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2019年,她成了温州农民学院的一员,学习新的农业知识,采买农机,通过现代化农业,逐步提高农场效益。为了扩大销路,潘建苏和合伙人想将大米送进商超,却因为没有品牌被拦截在了外面。潘建苏早年在外经商,想起一个朋友专职商标注册,遂联系了他。产品送检、包装设计、打溯源码、土地测量,品牌化的道路比单纯种水稻要繁琐得多。“屿山苏农”品牌命名与地域结合,朗朗上口,注册后包含了年糕、番薯粉等30多个系列,提前为延长生产链做好准备。

  装米进袋,定制LOGO包装,告别千篇一律,高山大米摇身一变,有了崭新的身份,冠以“屿山苏农”品牌统一推向市场销售。一经上市,就受到了市场青睐,陆续进入商超,摆上货架;多家单位订购,成为小区活动奖品……有了身份后的大米,去处逐渐多了起来。今年,潘建苏在微信上询问专家,咨询销售建议。这次的新米,她准备精细化分类,分为高中低三个品质进行售卖。

  

  

以农助梦

  

  

  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近年来在家庭农场的打造上,潘建苏朝着这两点不断前进。

  现代化稻田中,不仅有人走的田间小路,也有从山顶上下来的长达千米的轨道机运输路,在金色的稻田中画出一条弧线。装着大米的箱子在田间的轨道上运输,忽悠地一下就从山顶送下来,梯田旁的农民早已做好准备,将已经脱粒的米袋轻松扔进箱子里。“以往人工从山上运一袋百来斤重的大米下来要10多分钟,一袋人工要额外加3块钱,有了轨道机后,这个人工费用就省去了。”潘建苏表示。轨道机2018年建造,靠机油运转,20多万元的造价享受政府补贴支持,大大缓解了经济压力。同样方便运输的新变化,还有稻田下通往村庄的水泥路。2022年,政府出资修缮,浇筑水泥,铺平了近两公里泥巴路,人好走了,机器好过了,种子、化肥、作物运输方便不少。

  在区、镇农业部门和村里大力支持下,潘建苏积极统筹各类稻田资源,推进“屿山苏农”品牌化创建。500多亩的家庭农场里,还有200多亩的油茶已经种植了3年,今年可以有少量收成。旱粮、番薯、土豆、菱角、红豆,而当这一片水稻收割完成后,油菜也将会栽种下去。随着泽雅镇文化旅游发展,屿山也享受到了红利。“现在村子里有农家乐、民宿建起来,时常有游客来游玩,到我们田里看看,还有的还会买一些我们的农产品。”潘建苏说。

  一场品牌化之旅,承载着美丽乡村的无限希望。两年变荒田为良田时间成本投入,如今逐渐有了起色。眼下,潘建苏正忙着有机大米的申请。她希望,高山上的大米带着“屿山苏农”身份,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