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百行百业|泽雅屏纸:让古法造纸“活”起来

2024

01/23

来源

分享

  每一个行业,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汗水,为社会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百行百业系列报道将带您走进瓯海各行各业,通过图片的形式,深入挖掘各行业中的典型人物、故事和技艺,展现瓯海行业魅力,感受新时代下劳动者的执着与坚守。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访泽雅屏纸制作技艺。

  纸源村五彩斑斓的腌塘

  瓯海区泽雅纸山因一直沿用古法造纸技艺生产竹纸(当地称作屏纸),如今,依旧吸引着一波又一波游客前来一探究竟。今年66岁的纸农陈香妹,在纸源村的造纸作坊里坚守了40余年光阴,用古法造纸给酷爱屏纸的人带去时间的记忆。

  传统手工屏纸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原料到成品,要先斫竹做料后加石灰,在腌塘浸泡数月,甚至数年腌刷,再经爊刷、洗刷、捣刷、踏刷、淋刷、烹槽、捞纸、压纸、分纸、晒纸、理纸、拆纸、捆纸、印记等数十道工序,方可得一张屏纸。整个过程十分艰辛,费时费力,现今村里掌握这门技艺的纸农也越来越少。近年来,泽雅镇开发“纸山捞纸”“屏纸版画”等特色项目,并通过研学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让躺在博物馆里的非遗古法造纸文化“活”起来。

  在泽雅纸源村仍沿用古法造纸技艺,这方腌塘内水竹正接受“腌刷” 。

  捞纸前在纸槽中进行“烹槽”。

  泽雅纸农正在“捞纸”。

  捞纸的过程需要十分细心,熟练掌握技巧才能保证纸张均匀厚度正好。

  游客观赏古法造纸。

  纸农在石板上叠放捞好的纸。

  将一张张有水分的纸叠放整齐形成“纸岸”,到一定高度再进行“压纸”。

  晒干纸后进行“拆纸”“捆纸”“印记”等多道环节才能做出成品屏纸。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