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一把手谈落实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开启“科教智城”新篇章

2024

09/10

来源

分享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开启“科教智城”新篇章

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余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改革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作为科技战线的排头兵,我们要以形势逼人、惟有自强的紧迫感,以挑战逼人、惟有变革的危机感,以使命逼人、惟有创新的责任感,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为高标准建设“国际花园智城”贡献科创力量。

中国基因药谷

  聚焦三个环节,塑造创新新格局。加快推进科教智城建设,实现“科教兴城”“产业创城”“发展强城”,以高能级科创平台为牵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先行综合改革。一是激活区域创新动能。着力提升高能级平台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发挥“一港一谷五院”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中“领头羊”作用,集中优势资源引育龙头科技企业,推动实现龙头带动链式集聚,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二是提升孵化集群效能。持续扩容孵化空间,加快重点孵化载体建设,提质建设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园、中国基因药谷等一批高能级孵化平台,加快投用中胤儿童时尚智造科创园、海派生命健康科创园等孵化基地。优化孵化培育增值服务,深化“空间+运营+项目+基金”孵化模式,探索高效概念验证转化体系建设,畅通早期硬科技项目“转化-孵化-产业化”链条,打造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孵化高地。三是释放科创平台潜能。充分挖掘浙大温研院等现有新型研发机构潜力,引导平台在人才引育、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企业服务、产业赋能、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深入落实“十个一批”机制,强化新型研发机构重大项目实施和重大成果输出,培育标志性创新成果,重点推进浙大温州研究院“先进锂电池材料研发中心”、华中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温碳院“10GWH钠离子电池上游原材料”等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落地。

中胤儿童时尚产业园

  聚焦三大行动,增强企业创新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是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关键发力点。一是实施科技企业梯队培育行动。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企业梯次培育成长体系,构建动态迭代的企业培育库,做大创新基本盘。探索采用“三色”分类评价管理机制,建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择优推荐(绿色)、重点支持(蓝色)、跟踪督促(黄色)动态分类管理,加快促进科技企业培育量质双提升。二是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健全完善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项目信息管理机制,掌握企业在研项目和研发机构基本信息,构建在瓯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本地企业合作交流机制,围绕省“尖兵”“领雁”科技计划、市科技重大项目榜单,整合科技资源开展揭榜攻关。三是实施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企业研发“两清零一提升”行动,健全企业研发投入正向激励机制,全面落实企业研发投入财政补助政策,支持企业单独或合作共建各类高水平研发机构,力争实现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再创新高,规上工业研发经费增速达到10%以上。

  聚焦三项机制,提升成果转化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一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机制。实施成果转化风险分级管控,追踪管理已投保项目,对遭遇技术瓶颈、难以继续、初步判断失败等的项目探索开展“二次救济”。构建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处置的成果转化全过程管理机制,为企业科技创新“减损+赋能”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撑。二是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机制。持续推进浙大温研院等三家单位试点工作,努力实现高能级平台赋权试点“全覆盖”。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依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安心屋”和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平台开展成果披露、审批和公开交易。三是探索科技成果“先试用后转化”机制。引导高校院所将更多的职务科技成果纳入“先用后转”成果池,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先用后转”专项金融保险产品,激活高校院所输出成果意愿,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现双赢。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