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88539042    监督举报:0577-88523479
瓯海党务 瓯海人大 瓯海政务 瓯海政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瓯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瓯海新闻  ->  民生  -> 正文

约不约?!国庆假期瓯海再掀这波“博物馆热”

来源:  记者 张闻哲
2024年10月07日

  “瓯海现在不单是博物馆多,博物馆的活动也很多,都有点让人难以抉择去哪个了。”这是市民张先生这几日在瓯海打卡博物馆的“烦恼”。国庆假期,市民可到瓯海区博物馆体验剪纸、瓯绣、瓯窑,到维日康树贤艺术博物馆观看书画展,到泽雅传统造纸专题展示馆参加纸艺华章活动……如此多的活动安排,市民直呼“总能找到对口的那一款”。

  近年来,瓯海提供博物馆发展的肥沃土地,探索走出融合之路。魅力丛生的现代博物馆,激活着瓯海这座城市。截至今年8月,瓯海区已建立国家综合性二级博物馆1家,民办博物馆(艺术馆)共8家,其中,省文物局正式备案登记的非国有博物馆3家,温瑞塘河沿岸“核心区块”线性分布非国有博物馆5家;并涵盖陈列馆、纪念馆、美术馆、展览馆、非遗馆、名人故居等类别的乡村博物馆共12家,其中省级乡村博物馆10家,市级乡村博物馆2家。建成五星级乡村博物馆1家,瓯海区乡村博物馆数量、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遍地开花”享文化餐

  “瓯海有我心仪的民办博物馆群,我会定期前来打卡,这次国庆也不例外。”市民林女士是博物馆的忠实爱好者,此次她罗列出计划要打卡的各地博物馆,其中就有瓯海这一站。的确,瓯海的博物馆吸引市民的关注并不是偶然,在现有博物馆体系的基础上,瓯海仍在加力加码推动瓯海博物馆体系建设。

  今年捷报频传。3月,在瓯海生命健康小镇落地的集贤艺术馆开工建设,是集科普、展示、互动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益博物馆;5月,建设完成并通过省级乡村博物馆验收的瓯海区锁文化科技展示馆,继续向“五星级乡村博物馆”冲击;11月,温州市东经纸文化艺术博物馆预期将完成省备案登记工作……透露着瓯海以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文博事业,探索出了深耕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子。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藏品始终是博物馆的根基所在,充分利用好馆藏品,讲好博物馆故事是现代博物馆经营的源头所在。近年来,瓯海通过整理、挖掘藏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依托展陈藏品的内容和品质,培育文创、特产、研学等“博物馆+”新业态。利用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时间节点,联合相关展馆推出联合展览、市集等活动提升影响力,擦亮文化标识,打造地标IP。

  主动“造血”点缀底蕴

  “扇面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给人以赏心悦目。”书画爱好者陈先生说。国庆期间,“清风墨韵——维日康树贤艺术博物馆馆藏扇面印章书画精品展”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参观。

  维日康树贤艺术博物馆是瓯海民办博物馆的典型代表之一,在瓯海,民办博物馆的出现,体现了民间收藏从私家珍藏到社会共享的文化自觉,民办博物馆里具有时代印记的物品填补了其他博物馆门类上的空白。

  回溯至2014年8月,瓯海区启动温瑞塘河沿岸民办博物馆群项目,率全市之先探索“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民办博物馆建设发展新模式。《温瑞塘河沿河民办博物馆建设方案》也顺应出台,明确了民办博物馆在选址、资金、供地、审批等方面可享受的支持和优惠,把最好的沿河地段,作为文化景观用地,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沿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在塘河沿线分期打造民办博物馆。藏家张金成说:“《方案》实实在在地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对于民间收藏家来说简直如沐春风。”

  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展陈历代石刻精品;珐琅彩艺术馆以珐琅彩文化为载体呈现古老技艺的文化内涵;东经纸文化艺术馆诠释千年纸文化的历史变迁……成为城市中独具吸引力的人文风景。市民李先生说,“每个展馆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带着孩子一起研学,为他们拓展知识。”

  民办博物馆不同于“高大全”的国有博物馆,它们主动投入文化产业新赛道。维日康树贤艺术博物馆分别在展陈建设、活动内容、运营方式上推陈出新,负责人王贤俊表示,“民办博物馆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但更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自我造血机制,主动有为,我对民办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用心经营乡村相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村博物馆既是凝聚乡情民心的纽带。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小而美”的乡村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每年的国庆期间都会迎来升温的“乡村热”。

  泽雅传统造纸专题展示馆,依托素有“中国造纸活化石”美誉的国保单位四连碓造纸作坊,展示泽雅造纸生产工艺,并结合传统造纸体验园区,让游客亲身体验从纸浆生产到抄造纸张的全部过程。“我在泽雅长大,这里的一砖一瓦承载了我的童年记忆。”趁着国庆期间,市民麻女士回到泽雅老家,她动情地说,乡村博物馆成了这些记忆的守护者,既存住了历史,也留住了乡愁。

  瓯海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丰富,全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三普”登录点等不可移动文物名录430处。在建设乡村博物馆过程中,瓯海将具有瓯海文化特色与历史底蕴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向市民开放,优先壮大以文物为载体的开放场所,赋予文物建筑当前现实价值,促使展示功能提升与开放。

  乡村博物馆不仅是乡村的文化空间,也是游客了解当地历史的窗口。茶山街道大罗山脚的山根村,依山傍水,呈现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瓯海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根村旧村落的原始肌理和老建筑的历史原貌,同时在小村的“三普登录点”的建筑内开辟建成瓯海区民间艺术馆,展览展示传统民间艺术等。驻扎在瓯海的乡村博物馆,从生产到展陈,再让展陈来反哺生产,搭建起非遗传承人与游客之间的桥梁,也为人们了解瓯海文化敞开一扇窗。

编辑: 马慧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