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7/08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茶山的龙舟、泽雅的挑灯、嫁妆的变更、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和下川村、横塘先生横塘来……这些瓯海人讲的瓯海故事,像一颗颗散落在民间的“珍珠”,坚强地散发美丽的光泽。故事中所述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根一叶,都带着时间的印记,真实而接地气。近日,瓯海建县设区以来的首套社科丛书出版,这些散落的“历史珍珠”因这套丛书被串连,为瓯海城市精神的再塑造再提升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
丛书作者:左起王学钊、陈小平、林光荣、王大普、翁德汉、林周强 王斌/摄
《瓯海社科丛书》由瓯海区委宣传部、区社科联组织编撰,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从民俗、非遗、生活和文史等多个方面来解析瓯海,表述瓯海,彰显瓯海。
宏大主题中找准落脚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年份。2021年初,我就在思考瓯海社科界能够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献礼建党百年呢?我想,能不能组织瓯海社科界的专家来编写一套丛书,作为社科界献礼建党百年的贺礼?”瓯海区社科联主席王玮康告诉记者这套丛书出版的初衷。区社科联把全区所有社科专家和学者梳理了一遍,建立瓯海社科丛书微信群,发布要组织编撰丛书的信息,提出编撰的基本思路和要求,让大家开展头脑风暴,确定选题,进行初步申报。当时有9位社科学者进行意向申报,最终确定6位作者。虽然在2021年6月就完成全部书稿的撰写,但由于恰逢出版系统整顿丛书出版市场,从严控制丛书出版发行。好事多磨,原计划在2021年底出版的丛书,延迟到今年4月出版发行,作为瓯海社科界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的献礼。
瓯海社科丛书
这么宏大的主题,却找准了“小而美”的落脚点。这6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并不是高深的社科理论书籍,而是可轻松阅读的通俗乡土读本,不需要多高的文化水平,普通人都能读。“只要是作者倾注了个人情感,那么这本书就自带流量,因为情感是相通的。这6位作者,他们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浓厚的文化情怀,所以只要是瓯海人,读了必定会产生情感共鸣。”王玮康说。
瓯海人写瓯海事记瓯海情
“这6本书可以说代表了瓯海近几年开展地域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王玮康说。翁德汉撰写的《大瓯小物》,书中描写的全都是温州乡土风情和乡土人物,“那鲜,那味”“那事,那物”“那水,那人”,把温州物产、风情和历史人物囊括其中,以小切入,以一滴小小的水珠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林周强所著《闲谈嬉说忆泽雅》,通过作者记忆的复活,展现瓯海泽雅百年以来的发展变化,用具体细节体现时代变迁、生活变化。而《瓯海历代文献选编》《历代潘桥诗选注》,是学者对瓯海历史文献、诗文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作者的解读,既展示了瓯海人文之美,又是弥足珍贵的文史档案。
留下孙衣言孙诒让父子踪迹的下川村 王建成 摄
王大普为撰写《瓯海灯彩》作了大量调查,内容丰富厚实,书中提及的灯彩,皆有材料背景和来源,读之,各种灯彩如在眼前摇曳闪烁,千姿百态。“瓯海的灯彩在温州地区来说是很有特色的,目前省级的灯彩项目只有瓯海百鸟灯和周岙挑灯。每项灯彩的形成、定格,都离不开地理位置、社会环境、信仰模式、经济条件以及手艺人的追求等因素,这些属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范畴的资料,均在书中作了重点介绍。写作最困难的地方是瓯海灯彩的形成原因、制作工艺和灯会规模,我尽可能地搜集资料和走访,才完成较为详细的描述。写这本书,是为了能记住乡愁,弘扬传统文化。”王大普坦言。
王玮康特别提到王学钊先生撰写的《瓯海民俗趣谈》:“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家,素有瓯海文史‘活档案’美称,一肚子的文史故事。我们通过他短小精悍的‘口述’文本,把民间信仰、习俗的演进变化,以故事的形式,让许多消失的民俗,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
保留口语体现地域文化魅力
“孩子稍大,这时便戴上狗头帽,家人都称自家的孩子为‘我家的狗儿’。”“放饭镬头一炖,菜干的香和洋味番薯的鲜味馋得人直咽口水。”“手指宽的小带鱼晒干的‘白淡扣’,小小的鲳鱼干我们叫‘枫叶鲞’,小杂鱼干统称‘细扣’,‘花口弹’那时是最便宜的,现在可谓身价百倍,被叫做皮皮虾。”“肚饿担,愁难卖,夜里脚痛叫阿奶(母亲)”……每个温州人看到这些独属于温州的语言,很可能会莞尔一笑,有种只可意会的美妙之处,而在编稿过程中,作为丛书主编的王玮康却是吃了不少“苦头”。
这套丛书的作者有3位作者年龄较大,分别是68岁、72岁、86岁,他们的学历是初中和小学,年迈加上学历的欠缺,在他们的作品里会存在大量口语化的文字,这是“口述历史”中宝贵的部分,但同时存在语法、错别字、标点符号的差错也会比较多。“我作为主编,前期花了很大的精力去修改、订正,最后到了出版社,仍然过不了关,编辑认为书籍里土话、口语的东西太多,达不到出版水平,甚至要整本书毙掉。”王玮康坦言。“我一方面根据编辑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另一方面,也向编辑进行据理力争,保留适当的口语、本地话的‘音译’文字,更能体现地域文化的魅力。”经过反复的修改、探讨,终于一套书全部通过出版社责任编辑的审核,与此同时也保留了独特的韵味和气息。
责 编:翁德汉
监 审:王进华
总监审:周乐光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