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5/06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五四青年节虽已过,但众多青年活动仍在继续。在山根音乐艺术小村,如果你看到有这么一群人,身着民国时期服饰,手持横幅上街“游行”,请勿怀疑撞上一个拍摄剧组,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红色主题研学活动,这是当下的新潮体验——沉浸式剧本杀。它作为温州大学学生创业团队推出的文旅活动,至今已开展百余场。
分析推理
《觉醒年代》的穿越史
打造出这款研学活动产品的人叫潘鹏宇,是温州大学2019级学生。大三时,他成立温州青才荟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创业团队,锚定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创业文化三大资源,将特色研学项目融入文旅行业。
《觉醒年代》剧本杀以革命历史事件为题材,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讲述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温州城内党员、商人、学生、农民和工人五个团体,团结一致共御外敌的故事。体验者抽签选取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真实场地进行推理演绎、线索搜集等活动,最终揭露各自的真实身份。设置说书人主持引领、专业NPC演员演绎、安排任务卡等环节,让整个体验过程更显真实。
换上青衫长褂,摇身一变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我们的活动中,会让每一个玩家去代入体验他对应的人物形象,就像是穿越到1938年。”潘鹏宇介绍道,虽然每个角色都是化名,但背后都有真实的人物原型,在活动结束后,会告诉玩家——今天的体验活动在一百年前是真实存在。“比如我们的一个角色是以温州革命烈士谢文锦为原型的。揭露角色身份后,说书人会将他真实经历说给玩家们听,经过一天沉浸式剧本体验下来后的‘故事共情’,他们会对这一段温州党史更有感触。”在剧本杀结束后的重温入党誓词环节,人们的情感在角色内外产生融合与共鸣,更加强烈。“这是对党员信念上的再塑,让我看到了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它不单单是一个商业活动,更是文化提升和对社会的贡献。”潘鹏宇说。
剧本杀现场
眼下,《觉醒年代》剧本杀反响热烈,复购率高。“当拿到剧本时,就仿佛穿越历史之门。接任务、找内奸、唱红歌一系列环节让人心情澎湃,切身体会那段激荡的历史。这是一个游戏,更是一次红色教育。”公司组团来研学的小金说。每一次研学体验结束后,创业团队都会记录各位玩家的体验,根据大家所反馈的情况,定期对剧本进行迭代升级。新增真实揭竿斗争内容,不断丰富玩家情感体验,如今《觉醒年代》剧本已经升级到4.5版本。
与大多数在房间内完成的剧本杀游戏不同,这支年轻的创业团队将剧本杀的游玩场景搬到户外,来到依山傍水的山根音乐艺术小村。去年,温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山根音乐艺术小村落户。在创业团队的市场调研中,除距离学校近、配套设施丰富等原因,还有环境的适宜。小村拥有明清建筑7幢、民国建筑4幢、60年代至80年代建筑上百幢,呈现出旧村落原始肌理和老建筑历史风貌。青砖黛瓦,码头乌篷,在这样的空间内进行红色剧本杀活动,玩家们搜证时奔走在青石板路上,复盘讨论时置身于老式建筑中。
“Z世代”的创业梦
受家庭影响,潘鹏宇在小时候就产生了创业的萌芽。上大学后,他将想法落实为具体行动,有规划地开始走向创业。担任班长,加入温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以及创新创业比赛。在锚定红色文旅产品前,潘鹏宇在校内经历过4次创业。开过书咖、举办线上财商教育、售卖智慧鱼缸、自动酱料机,有过一段时间风生水起,却最终因辐射范围小、学生兼职时间有限等原因而没有继续下去。“大学生创业试错成本是很低的,在可控的范围内多去试错,未尝不可。”潘鹏宇表示,屡次创业经历让他逐渐明白,创业不能单纯凭借热爱,需要有资源支撑,需要有长期的规划。“很多人会觉得这个事情我可以做,今天能赚1000块钱。但如果一年以后还是只能一个月赚1000块钱,赚的金额甚至养不起团队,就失去了持续创业的动力。”潘鹏宇说。
在大二下学期,他意识到研学市场的巨大需求和未来前景,遂开启调研。对市场背景、市场规划、市场痛点和行业的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草拟品牌名称,设计出具体课程系列产品的讲演PPT等整套方案。“完成这些后,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现在的合伙人张莹老师说了。她专门做文旅行业,认为切实可行,于是我们就开始准备了。”潘鹏宇介绍道。很快,第一个“一元生存挑战赛”研学团刚宣传不久,报名者就来了。这个新生的项目被按下加速键,两个星期内,场地、物资、人员准备到位,导师培训系列方案全部完成。“第一个研学团就成功了,这是我在创业中收获的第一桶金。但当时全程参与的我收费很低,甚至可以说,第一桶金其实是亏了的。”潘鹏宇笑着说。
潘鹏宇主持活动
第一个研学团成功后,潘鹏宇正式招募创业团队,2021年年底成立温州青才荟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改变全程参与策划和执行的模式,他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内容设计者,挖掘研学项目的更多可能。“我们想要做一个可以复制的模式,提高复购率,而不是一个研学团只赚一次收益。”潘鹏宇说。让研学融入红色文化主题,也是在这一阶段。“沉浸式”文化创意产品《觉醒年代》《温上传奇》《暗战1921》剧本杀、《和风“戏”雨润心田》南戏研学项目相继诞生,广受好评。产出的过程离不开真实历史依据。除了从书籍资料中找答案外,潘鹏宇拜访校内人文学院孙良好、蒋胜男、俞为民等专家学者。“他们给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做文化产品的根基和内核。”潘鹏宇说。沉浸式文旅产品的内容创造与网络文艺息息相关,项目团队作为“Z世代”青年感知世间烟火,创造性地开展定制化生产、共情化表达与社群化传播。
“五一”假期期间,该创业团队落地操作了22个研学团,平均每天就有4、5场。如今,团队与共青团瓯海区委、智立方·大学生创客中心定期合作剧本党建活动,与瓯海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瓯耕熙园)建立合作。广泛开展各项研学活动,参与创业大赛,前不久的茶山文旅消费季暨大学生创业营销大赛中,渠道推广小程序“青才荟聚”就由团队打造。
新鲜的点子不断冒出,研学的内容不断创新。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文化能否在现实中搭建场景,点茶是否能和咖啡拉花一样流行,这支年轻的团队朝气蓬勃,拥抱无限遐想的可能,将好奇心落地为创业行动,呈现“Z世代”对情感和生活话语方式的独有把握。
(本版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