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来源
分享
近日,瓯海区新桥街道金蟾社区邻里食堂凭借“社区自治+邻里互助”运营模式,登上央视新闻,向全国观众展示了瓯海老人的幸福“食”光。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去哪吃、吃什么等问题逐渐成为困扰老年人的“心头事”。近年来,老年食堂在瓯海悄然兴起,为老年人提供干净实惠的可口饭菜。那么,老年食堂缘何广受欢迎?老年食堂何以走得更稳更远?
因地制宜探索多模式运营
临近中午,丽岙街道河头村的老人陆陆续续走进邻里食堂。“食堂建在村的中心位置,家里走过来很方便,环境好、菜品多、方便。”今年83岁的村民程克德点赞道。
由村民慷慨出资建设的河头村邻里食堂,于去年7月20日开业。原木色调、宽敞明亮的就餐环境,让人感到舒心。“我们每日准备的菜品丰富可口,村民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菜肴。”河头村党支部书记张炳顺介绍,邻里食堂采用自选自助的特色选餐模式,让老年人实现点菜自由。此外,村里还统一采购保温饭盒,让有需求的村民能够选餐后带回家中就餐。对于个别有送餐需求的老人,则由村干部送餐上门。
近年来,瓯海区聚焦规划布局,由属地镇街牵头,按照“分步建设、梯次推进、全面覆盖”建设路径,统筹构建全域助餐网络。目前,我区采取“街道级中心食堂”“村社自营型”“餐饮企业参与型”三种运营模式,多元化推进老年食堂建设运行。
地处瓯海西部山区的泽雅镇,77%的行政村位于山林间,常住人口以老人为主,且居住分散。“一些老人家里可能烧一顿吃个好几顿,甚至吃好几天,营养也不均衡。老年食堂办起来后,真正解决了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区民政局党组成员、移民服务中心主任周桂林说,泽雅镇老年食堂建设采取村里自营模式,已实现“一村一食堂”。有了老年食堂后,山区老人一个月花费100元-150元就能每天吃上热腾腾的两餐。不止如此,老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不仅精神上得到慰藉,也能够及时掌握老人的身体状况。
此外,我区在商业氛围浓厚的商圈打造邻里食堂,由第三方餐饮企业参与运营,年服务老人达5万多人次。如仙岩街道凤池村老年食堂由粮粮驾到运营,对老年人实行优惠价格,60-69岁老人一餐8元,70岁以上老人一餐5元,两荤两素,有30道菜品可供选择。
为老服务暖到老人心坎上
“我是负责2号线路的送餐,从陈庄村开始送,最后一个点是屏山村,一趟下来至少要2个小时。”9点50分,潘桥街道方岙村村民何文光把装着50份热饭热菜的保温箱装上车后,开启了送餐服务。2号线点多分散,距离最远,日复一日,何文光为老人送餐已经坚持了6年。“除了春节前后休半个月,其余时间每天都要送餐。”他笑着说,自己既能为老人服务,也能够增加收入。
“高龄、独居、孤寡等老年人群对送餐有需求,因此我们设定了3条送餐线路,平均每餐外送130份。”潘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柯阿希介绍,该中心的老年食堂负责街道全域的老人用餐,随着日渐增长的送餐需求,2019年3月,中心正式启动送餐服务,聘请3名村民利用残疾车开展配送服务。送出去的一餐餐热饭,暖到老人的心坎上。
人工支出是老年食堂运行的一项主要成本。如何更好地节约成本?各镇街做出了不同的探索和实践,以多元模式守护着瓯海老年人的餐桌:泽雅古耸村村民居住分散,最远的老人居住点距离食堂3公里,考虑到老人出行安全问题,该村由村干部负责每日2次的送餐服务;娄桥街道叶汇社区共有14幢住宅,每幢自发组建一支约10人的公益队伍,以轮值方式负责食堂的运行;仙岩街道岩一村老年食堂建立“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由80名低龄老人组成,每日轮流掌勺。像这样的银龄志愿者,全区共有700余名。
从“有”到“优”做好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瓯海聚焦老年人就餐这件“民生实事”,勇于实践探索,在政策改革上持续发力、科学布局,加快建设更多老年食堂(邻里食堂),因地制宜拓展送餐上门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那么,如何推动老年食堂从“有”到“优”,实现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我区共打造92家老年食堂(邻里食堂),每日两餐的就餐人数达4500人次,老年食堂已成为老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老年食堂设施配套完善的同时,政策补贴方面也增添温度。当中既有对建设方和运营方的补贴,也有对就餐老人的补助。据介绍,全区60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90周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泽雅镇户籍年满80周岁以上的独居老年人,每餐可享受5元的就餐补贴;常住在我区80-89周岁的老年人,每餐可享受3元的就餐补贴;常住在我区70-79周岁的老年人,每餐可享受2元的就餐补贴。
“目前老年食堂的布点建设已基本完成,后续主要是做好运营维护的文章。”周桂林表示,我区制定《瓯海区老年食堂建设指南》,从设施、管理、流程等方面形成标准指引,规范食堂准入和运营管理,把助餐服务做得更加细致周到。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行食堂“明厨亮灶”和全程监控,让食品制作过程透明化。在资金监管方面,今后将统一使用全省爱心卡系统,数据接入“浙里康养”平台,实现全省统一监管,让资金真正用在老年食堂运营上。
就餐是否方便,是老年人吃饭关心的一件事。“如果遇到天气变化或腿脚不便等情况,老年人出门就餐则成为了一道现实难题,送餐上门是解决他们吃饭问题‘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周桂林坦言,送餐上门是部分老人的现实需求,但送餐车辆缺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偏远山路多的泽雅。“我们已经向市里提出参照快递车标准来配置送餐车的建议,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让送餐更安全、更便捷。”周桂林说。
记者手记:如今,在一餐一食间、一碟一碗中,生活在瓯海的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有了具象化:他们或在老年食堂畅享美食、聊聊家常,或足不出户,感受送餐上门的便利实在。在这里,吃得实惠、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已逐渐渗透到老年人的日常。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