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留住“泽雅味”的屏纸制作技艺 千年“活化石”,历史一风骨

2025-01-16 记者 章珈璐

2025

来源

分享

  前段时间,泽雅镇纸源村举行了第四届古法造纸“捞纸”技艺大比拼活动,吸引了近百位泽雅纸农参加。这个月,浙江省第五批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带培育名单中,我区的“千年纸山·诗画泽雅”美丽乡村带赫然入选。世代造纸的泽雅纸农,留下了最原始的古法造纸文化遗存。繁荣时期,泽雅几乎家家户户都造纸,每遇晴好天气,泽雅纸农便忙着晒制屏纸,整座山犹如一座金灿灿的“纸山”。

  2007年,喝着泽雅水,吃着竹纸饭长大的林志文开始和妻子周银钗用业余时间记录泽雅手工造纸状况。在他整理的《泽雅造纸》封面上,写着“我们既为泽雅人跳出千年传统纸业而高兴,又为曾对泽雅人有养育之恩的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将要失传而遗憾。我们深感有义务做好传统手工造纸工艺的文字图片传承工作。”

屏纸晾晒

  曾经辉煌的屏纸经济

  “纸山”最初指温州瓯江与飞云江之间的崎云山和凌云山两座小山脉所处的造纸山区。它以瓯海区泽雅镇为中心,辐射瑞安湖岭、鹿城藤桥、瓯海瞿溪、丽水青田等周边地区。直到20世纪末,除泽雅外,纸山其他区域均退出了传统手工造纸业。“纸山”进而成为泽雅的代名词。

  自公元105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以来,我国的造纸工艺已有1900多年历史。而泽雅的造纸历史也持续了1000多年,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明初泽雅开始系统地从事纸业生产。一开始主要生产毛笔书写纸,后逐渐转为卫生纸和民俗纸的制作,这些生产的纸张统称为“屏纸”。“纸业之所以成为泽雅的支柱经济,是因为这里山多田少、山高水湍。泽雅先民巧妙地利用水力资源,把竹资源转换成纸商品,挑运到山外换取粮食和日用品,弥补粮田之不足。”林志文解释道。

  泽雅人选择溪流落差大,又不易发洪水的地方制造水碓,又以以水竹、单竹、毛竹等为造纸原料。纸农通常选取生长期2年以上4年之内的竹子斫下,用蛎灰腌熟,再用水碓捣“刷”制成浆,经过17道工序,100多步流程才能造成纸。清代《造纸说》载有:“纸槽谚云: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意思是造纸业的一句俗语:“片纸不易得,操作七十二”。“七十二”正是指代造纸工序之繁琐。

  “纸农造出卫生纸自己是舍不得用的,主要还是留着卖钱。”林志文说道:“早些时候,屏纸由纸农挑到山外的集市去卖,那些地点远的要走三四个小时,近的也要走两个小时。瞿溪是那时最大的屏纸交易市场,聚集了许多著名纸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屏纸由政府统购统销,瞿溪失去了昔日作为纸山“窗口”的作用。但以纸山纸农为主要对象,以交流春耕备耕物资为主要内容的“瞿溪二月初一会市”,一直延续至今。

纸农挑纸案

  上世纪50年代,泽雅卫生纸开始走俏,市场扩大至山东、江苏、福建、台湾等地,甚至远销东南亚。以古法造纸工艺制出的卫生纸没有施胶,吸水性强又易被水冲散,为上海的名媛绅士所追捧。上海至今仍保留的“瞿溪路”,据说在当时就是专门销售屏纸的。《瓯海县地名志》也记载:1987年瓯海县年产卫生纸127.5万条(每条40刀,每刀100张),产值1232.97万元。其中,泽雅区年产113.19万条。

  林志文说:“除了纸农外,屏纸制作也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就业。比如修建引水渠需要石匠,定期给纸农运蛎灰需要搬运工,甚至每个村还会有专门矫正石碓的师傅……整个产业链估计带动了上千万人就业。”

  与造纸息息相关的纸山生活

  制作泽雅屏纸的17道工序为斫竹、做料、腌刷、壊刷、洗刷、捣刷、踏刷、淋刷、烹槽、捞纸、压纸、分纸、晒纸、理(叠)纸、拆纸、捆纸、印记,与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的传统造纸术基本吻合,有些工艺甚至更为原始,泽雅屏纸制作技艺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造纸术的活化石”。

  正因造纸工序复杂,参与造纸的每户人家常全家上阵。小童负责收分纸张,少年长到14岁左右便能用纸簾参与捞纸,成为正劳力。再大一点能端动捣杵,便可参与制浆。但捣刷是整个造纸流程中最辛苦的工序,作为重型工具,捣杵用不好也较为危险。林志文补充道:“男人干重体力活,妇女、老人、小孩干轻体力活,一年四季每月每天乃至每个人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人人有活儿干,人人能干活儿,从未出现劳动力闲置或过剩的现象。”

林志文在造纸

  泽雅家家有纸槽,户户皆捞纸。但作为大型造纸工具的水碓通常为一个生产队共用,每家分配时间轮流捣刷。纸农们都很珍惜水碓,轮到捣刷的前一天就会做好充分准备。夜间也会安排家人轮班,把效率最大化。那时走进泽雅,24小时都会听到“咚咚”的捣刷声,许多泽雅人都有伴着捣刷声入眠的记忆。如果轮到捣刷的前一天下雨,大家会很高兴,因为水碓靠水流带动“碓杆”捣刷,水流量越大,捣刷速度越快,大家也越省力。

  共同造纸的经历,造就了泽雅人团结友爱的性格底色。许多造纸工序都需要长时间的工作,纸农们便常常干着活闲聊,聊得最多的还是竹经济:“你家今年斫了多少竹”“我家昨天卖了几条纸”……水碓边、纸槽下亦是泽雅人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有的小伙看到姑娘在干活,便会主动上前承担重体力部分,一来二去也多了许多爱情故事。纸农平等地用劳动竞争,泽雅也呈现出一片争相向上的生机。

  留住屏纸的印记

  制纸并不是一个赚钱的营生,改革开发后,许多泽雅的年轻人都选择放弃手工造纸,开始转产转业或外出务工经商。后来又有人在泽雅引入废塑料洗涤加工业和电动半机械造纸,造成了较严重的水流污染。加上1995年,卫生纸市场完全由机制白色卫生纸取代,泽雅的自然本色卫生纸不再有市场,屏纸走向单一的民俗用途。2013年,泽雅全面禁止造纸产业,仅保留部分地区的水碓、纸槽用于非遗传承和宣传活动。

  虽然泽雅屏纸盛世不再,但造纸是纸山人割舍不下的情感。曾有一位西岸横垟村的纸农对林志文说:“我们西岸人是靠水流来喫(吃)的。”也有一位定居西班牙的华侨,在泽雅屏纸的科普文章下自豪地表示自己会屏纸制作的全套流程,他说:“这门手艺是老祖宗留下的,泽雅当初是一穷二白八山一水一分田,火蔑当灯草,火笼当棉袄,蕃薯丝吃到老的穷时代。现在泽雅已经是温州都市的后花园了!”

  林志文和周银钗也是怀揣着相似的心情开始记录泽雅屏纸状况的。3年的时间里,他们跑了82个行政村、214个自然村。不仅走遍了泽雅,还在瑞安、丽水等其他纸山区域留下了足迹。调研并非易事,走访的纸农忙于生产,他便陪着人家干活,用泽雅方言拉近距离。整理访谈文字时,林志文时常睡不安稳,有时到了凌晨还在忍着腰痛继续撰写。“有一次我们调研的时候遇上了瓢泼大雨,我老婆开车时根本看不清楚路,那次也比较危险。”林志文回忆道。

  2010年10月,由林志文、周银钗夫妇编著的第一本系统介绍泽雅造纸情况的资料性书稿《泽雅造纸》出版面世。此后,两人又不断进行走访,补充修订了《瓯海屏纸》《泽雅屏纸制作技艺》。2018年,林志文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欣喜自己用相机记录下了少见的纸农挑纸案,也遗憾还没来得及亲眼见证纸帘制作,传承人就故去了。“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造纸技艺不少,但像泽雅屏纸这样把坚硬的竹子分离出竹纤维造成纸,还是比较罕见的。也正因为难度大,它才值得保护。”林志文说。

  近年,林志文积极承担着传承人义务,积极开展着屏纸的宣传科普工作。在他看来,虽历史已逝,但屏纸的风骨犹在。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