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来源
分享
日前,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召开,瓯海区离退休教师党委荣获“浙江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当三尺讲台的岁月画上句点,另一段人生征程悄然铺展。在瓯海区离退休教师党委,有一群平均年龄71岁的“老园丁”,他们化余热为炬、携初心作舟,以实际行动诠释银耀生辉的故事。他们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关建”,打造“夕阳红·老园丁”党建金名片,在教育传承、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领域持续释放智慧动能,为“科教新区、山水瓯海”建设注入银龄力量。
扎根社区:银发智慧助力基层治理
当退休教师成为基层“偶像”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南白象中学退休教师张秀凤说:“作为一名老党员和一辈子教书育人的退休老师,有时间、有精力能为社区和小区的基层治理出点力,现在看到小区越来越好、越来越团结,既有意义也很开心。”
退休以后,张秀凤利用自己的特长在社区开设“银龄夜学”,为白象村、南湖社区的老年妇女免费“补习”两年多,将社区老年妇女的“广场舞时间”转化为“学习黄金档”,成为了当地中老年妇女的“偶像”。作为瓯海区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及瓯海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张秀凤还以百场宣讲架起政策与群众的桥梁,用鲜活案例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八八战略、家风建设等,被亲切称为“草根专家”。
与此同时,张秀凤还有另一个身份——双湖名苑小区的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面对小区之前人心涣散、遗留问题成堆的情况,张秀凤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业委会自治模式,通过牵头红色议事厅、打造党建书屋、开展邻里课堂等举措,吸引了一批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解决书屋管理、环境卫生、小区安保等难题,并选拔一批优秀的业委会成员,形成协商议事机制,化解小区自治难题。
这也是瓯海区离退休教师党委主动融入基层治理的真实写照。通过积极引导退休教师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达人云集·共建邻里”行动,有42位“老园丁”在居住社区担任党建指导员、小区楼栋长等岗位,实现“基层治理需力量扩充、老教师群体需价值认同”双向奔赴。
银发护苗: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
“同学们知道这张小小的邮票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吗?”来自瓯海区离退休教师党委老园丁讲师团的退休教师王定坤,带着珍藏几十年的集邮册多次走进学校,以《红船向未来,奋进新时代——从邮票中了解党史》《邮票中记录的科学家精神》等为题,送上一份又一份红色文化大餐。
在这场“邮里红”课堂上,老教师们通过演绎国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京剧艺术邮票,关于科技创新的探月、航天特种邮票,以及各式各样的红色历史文化邮票,将党的理论知识变成好听、爱听、听得懂的红色故事,让青少年在方寸之间读懂百年征程,在邮票艺术中感悟历史荣光。这样的红色课堂已走进40余所学校和20多个社区及文化礼堂,开展宣讲350余场次,展示185套363枚邮票,受教育达11万人次。
瓯海区离退休教师党委书记林徳迈介绍,党委组建老园丁讲师团,根据老教师的特长,订制学生喜闻乐见的集邮故事、红色书法、红色摄影、唱红歌、红色故事、红色传承等六大板块,打造“红课三点半”志愿服务品牌。其中的“邮里红”赓续红色根脉宣讲文明实践项目,创新“邮票+红色教育”模式,获省市两级文明实践项目大赛金奖。
同时,该党委积极引导老同志开展各类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活动,连续6年参加区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双百结对”关爱帮扶行动,16个党支部每年结对贫困学生55人,累计捐助帮困助学金达22.75万元。
党建铸魂:银色堡垒的凝聚密码
基层治理中贡献的银发智慧,代际传承间点亮的信仰火种,服务长河中续写的育人篇章……这股动力从何而来?除了这群老园丁“闲不下来的心”,还有瓯海区离退休教师党委落在实处、做在细处的党建工作,让这501位离退休党员拧成一股绳,释放出“银龄动能”,让“余热”更“火热”。
每月准时响起的问候电话,季度上门服务的年轻银龄志愿者,这些温暖细节构筑起党委“以老助老”关爱网络。由122位相对年轻的退休教师组成“以老助老、传递温暖”志愿服务队,结对服务69位高龄、空巢、失能的老教师,开展“一月一电话联系,一季一登门拜访”个性化服务,让老教师们直呼“太贴心”,也让银发力量在传递中生生不息。
借助协会、关工委组织、老年大学等团体力量,瓯海区离退休教师党委开展多种暖心服务,吸引老同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从智能设备培训到AI技术体验,从门球联赛到金婚庆典,党委构建的多维服务体系让银龄生活充满质感。特别是《DeepSeek与AI工具实践分享》课程,帮助老教师跨越数字鸿沟,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与时俱进的教育敏感度。
党员的信仰不因岗位更迭而褪色,教育的使命不随年华老去而消减。这是共识,也是老教师们坚持奋斗的方向。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