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来源
分享
日前,走进泽雅镇,青山叠翠间法治文化墙点缀村舍,农家书屋中民法典宣讲热火朝天,村居调解室里矛盾双方握手言和……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这座以纸山文化和生态旅游闻名的山水小镇,以“法润民生、法护发展”为主线,探索出具有山区特色的普法路径,交出了一份法治建设的高分答卷。
创新普法形式: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
泽雅镇打破传统普法模式,依托本土资源打造“法治+文旅”特色品牌,实现普法宣传与群众生活的有机融合。近年来,全镇结合咖啡文化、传统节庆等文旅资源,推出“宪法主题日咖啡”“宪代诗人拼接诗比赛”“挑灯节送普法灯笼”等活动,吸引超3000人次参与。其中,MOJ COFFEE与“瓯宝说法”联合推出的普法咖啡,将瓯海法律吉祥物“瓯宝”印于杯面,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法治理念,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
此外,泽雅镇利用数字技术拓宽普法渠道,建成覆盖全镇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设立40个法律服务站,配备16名农村法律顾问,全年提供法律咨询3200余次。通过“共享法庭”“法治文化长廊”“宪法角”等实体阵地,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便捷法律服务。例如,唐宅村法治文化长廊通过漫画、案例展板等形式,生动解读《民法典》,日均接待参观群众超百人。
聚焦重点人群:以点带面筑牢法治根基
领导干部和基层工作者是普法的“关键少数”。“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泽雅镇成立党委、镇政府中心学习小组,把学习法律知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每年集体学法在两次以上,做到“开会有记录、学法有笔记”;开展公务员“学法用法三年轮训行动计划”与村社“两委”班子法治培训,提升其学法用法的业务能力。同时,全镇培育“法律明白人”195名,覆盖39个行政村。这批基层法治骨干开展法律宣讲近200场次,参与调解纠纷240余起,成为群众身边的“法律智囊”。
青少年普法同样成效斐然。泽雅镇配备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在全镇2所中小学以法治讲座等形式进行辅导学法;印发“八五”普法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资料,方便广大师生开展自学。联合学校开展“法治第一课”等活动,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拥有法治长廊的纸源村目前是广大青少年开展研学活动的热门古村,法治理念与青山绿水完美融合,形成纸山好风景。
法治赋能治理:化解矛盾构筑和谐
随着普法工作的全面铺开,群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泽雅镇万人成讼率有所提高,人民调解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
泽雅镇将普法成果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构建“源头预防+多元解纷”机制。“共享社·幸福里”以及“三村一小区”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室的创建,以及“纸山法庭”“纸山警务”“纸山老娘舅”共治体系与“八仙桌议事堂”协商机制的探索,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
“辛苦你们一趟趟往我们山上跑。”家住黄山村的徐大爷因为一起劳务纠纷申请了调解,调解员考虑到其因伤行动不便于是上门调解。签署协议书时,徐大爷万分感慨:“没想到你们会这样体谅我们的难处,真的帮我们解决了难题!”
“我们将持续深化‘法助共富’实践,让法治成为泽雅基层治理的底色。”泽雅镇党委副书记马志远表示。眼下,随着“八五”普法进入纵深推进阶段,这座千年纸山正以法治之力守护绿水青山、润泽万家灯火,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山区篇章。法治正成为泽雅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未来,泽雅镇将继续深化普法与治理的“双向奔赴”,让法治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