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来源
分享
4月22日下午,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浙江分会场活动暨“4·26”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在杭州余杭举行。现场,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瓯海区人民政府三方签订数据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议。这是温州深化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的又一创新举措。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强劲推动下,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生产要素。近年来,中国数安港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汇聚海量数据资源,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集聚企查查、趣链等生态企业579家。
为了接住用好数据这一“泼天富贵”,中国数安港充分发挥数据合规体系优势和数据要素价值化全链条优势,积极探索数据知识产权生态建设与数安港建设的深度融合,先后落地温州数据资源法庭、数据仲裁院、数据资源检察室、数据安全保护支队、数据资源公证服务中心,打造“一庭一院一室一队一中心”的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全链闭环。据统计,自获批浙江省唯二的数据知识产权生态试验区试点7个月以来,中国数安港已累计登记数据知识产权达120件,存证数据规模超17万条,数据知识产权增信融资9千万元,助力市场累计交易服务额达50.25亿元。
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分散管理、流通障碍、效力衔接不足等问题。“此前,由于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司法裁判、行政保护分属不同部门,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存在重复审查、标准不一的情况……”瓯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发展和监督管理科科长杨慧超向记者分析道。
此次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瓯海区人民政府的三方合作,正是希望共同推进、迭代优化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运用、保护全链条体系建设,探索形成数据知识产权司法裁判规则与行政保护标准,规范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打造全国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示范标杆。
根据协议,“加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协作,促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各领域的运用”是三方合作的重头戏。中国数安港将开设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窗口,通过合规评审的数据可直接获得登记证书,减少重复审查环节,实现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与数据合规评审同步受理、同步审查。“合规+登记”同步机制简化流程,为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更降低了其确权成本。不仅如此,所取得的登记证书增强了数据流通可信度,将在“数安贷”“数安保”“数安基金”等金融场景得以应用,有效提升企业资产流动性。
合作中,“一庭一院一室一队一中心”的保护网进一步织密。三方运用“数知通”“法护知产”等数字化平台,协同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纠纷处置,共同推动建立数据流通领域的证据标准三方互认互信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裁判衔接,有效解决了数据要素流通中的权属争议、安全风险及效率瓶颈。与此同时,三方还将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并共建涉数据、算法等特邀调解员队伍,加强数据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队伍建设,联合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强化数据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